常用防霉杀菌剂类型

发布日期:2022-05-16    浏览次数:1

  取代芳烃类、杂环化合物、氨类化合物、有机金属化合物、磺酸盐类、醌类化合物等。
  
  防霉杀菌剂实际应用时大多由多种活性成分复配,复配的活性成分不仅保证杀菌的全面性,而且不易使周围环境的细菌出现选择性适应。因此防霉抗菌涂料的使用并不会使细菌产生耐受性,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涂料中的防霉剂活性成分可以同时或者分别作用于霉菌细胞的细胞壁、细胞核、或细胞内的细胞器,从而杀死霉菌孢子或抑制霉菌的繁殖。理想的应用于水性建筑涂料的防霉剂一般要具有以下特点:
  
  1、广谱的杀菌活性,特别是霉菌;
  
  2、毒性低;
  
  3、pH 适应范围广;
  
  4、良好的热稳定性;
  
  5、与配方要有很好的兼容性;
  
  6、在一定的温度和光照下不会引起颜色变化;
  
  7、添加使用方便。
  
  在可持续性概念日益加深的现代工业环境下,建筑涂料市场越来越重视涂料的环保性能。加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出台,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水性建筑涂料占据了整个市场的80%以上,这也将含VOC 的防霉剂拒之门外。
  
  水性建筑涂料中常用的防霉剂按活性成分大致可以分为: 异噻唑啉酮类、苯并咪唑类、碘炔丙基类、吡啶硫酮类等。异噻唑啉酮类主要有2-辛基-4-异噻唑啉-3-酮(OIT) 和4,5-二氯-N-辛基-4-异噻唑啉-3-酮(DCOIT)。OIT 具有良好的防霉性能,是一种广谱型防霉剂,防霉性能优异,热稳定性好,pH 值稳定范围广(4~9.5),水溶性比其它常见防霉剂活性物大,也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防霉剂。
  
  目前市面还出现了使用聚合物包裹的OIT,可以极大地提高其耐候性。DCOIT 也是一种广谱的防霉剂, 它对细菌、真菌及藻类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效果,对所试微生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很多都能在20×10-6 以下。因其具有一定的杀藻杀贝性能,所以该成分也被广泛用于海洋防污涂料中。它耐高温、抗紫外性很好,由于比OIT 多了两个疏水的Cl-,所以其水溶性相对要小一些,因其含卤素,故对皮肤刺激性较大。
  
  苯并咪唑类主要指苯并咪唑氨基甲酸甲酯(BCM),即常说的多菌灵,作为一种常用内吸性杀菌剂被广泛用于瓜果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其成分光稳定性好、热稳定性好、水溶性低,但防霉性能不够广谱。因其具有可能致畸性,现在在涂料相关绿色法规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限制使用。碘炔丙基类主要指3-碘-2-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丁酯(IPBC),IPBC 对霉菌和酵母具有很好的抑制功效,毒性低,相对温和,水溶性比较高。
  
  由于其含碘,所以在光照等条件下很容易形成其他化合物而导致漆膜变色。另外,IPBC 因其对木材中常见霉菌的抑制作用明显,故也是一种出色的木材防霉活性成分。同样经过特殊处理胶囊化的IPBC 也可以提高其各方面性能。有文献显示,经过其他特殊处理的IPBC 也能达到很好的抗流失率。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吡啶硫酮类防霉剂主要有吡啶硫酮锌(ZPT)、吡啶硫酮铜(CuPT)和吡啶硫酮钠NaPT),被较多应用于水性建筑涂料做防霉剂使用的主要是ZPT。ZPT 在水性建筑涂料的应用其实是近年来才被开发出来的,其具有杀细菌、真菌和藻类的功效,但是其对某些细菌和真菌的杀灭作用不强,而且ZPT 在低温下易沉淀结块,储存要求较高。因其对光比较敏感,在高剂量添加时有一定的变色风险。目前水性建筑涂料常用的防霉剂主要是OIT、DCOIT、IPBC、BCM,这几种防霉剂活性成分常单独使用或者复配。
  
  一种防霉剂是否具有好的防霉功效,不仅需要考虑其防霉性,还需要考虑其热稳定性和耐候性,涂料涂装上墙以后,天气、光照、温度等的环境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防霉剂的功效。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案例
浏览更多案例

拒绝腐败让产品拥有更长的存储期

400-135-7980 在线咨询
服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