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皮革发霉霉变的内部因素

发布日期:2022-05-17    浏览次数:1

  霉菌是一种丝状真菌的俗称,在日常生活肉眼看到发霉现象就霉菌,一般是指菌丝体比较发达但不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霉菌一般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下大量生长繁殖,长出肉眼可见的丝状、绒毛状或蜘蛛网的菌丝体,有较强的附着性,在自然的条件下常引起皮革面料的霉变。
  
  皮革霉变的原因如下:
  
  1、皮革含有霉菌生长的营养源,皮革含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产物,其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和脂肪,在皮革的加工工艺中加入了大量的动植物油脂、无机盐和矿物质,这些都是霉菌生长所需条件;
  
  2、空气中的霉菌孢子无处不在。这些霉菌孢子随风飘落在不同的地方造成大范围的发霉现象。霉菌孢子落在皮革上,因皮革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脂肪,霉菌极易生长繁殖;
  
  3、皮革加工过程和仓储运输条件,有利于霉菌的生长和繁殖。霉菌的生长温度、湿度、酸碱度范围广。霉菌适宜的温度为25~35℃,相对湿度高于75%。PH值大概为1.5~11之间。而在皮革加工的过程中,如浸酸、鞣制、复鞣和涂饰等都处在弱酸性的环境下。而且皮革的多孔结构以及吸湿性比较强,含水率比较高(成品皮革的含水率一般在14%~18%),因此特别容易霉变。

下一篇
相关案例
浏览更多案例

拒绝腐败让产品拥有更长的存储期

400-135-7980 在线咨询
服务支持